那些背信弃义的时间
「时间」的议题在20世纪初变成了一种显学,自奥古斯丁的时间讨论和牛顿基于几何的物理学建立后,时间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本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胡塞尔的内在时间,伯格森的绵延,詹姆斯的意识流,普鲁斯特的记忆…
到现在为止,「时间」一方面成为大众娱乐的宠儿,与科幻等类型相融合,另一方面,则仅凭德勒兹一人之力,跟各类抽象化讨论融合,成为艺术电影特别是艺术评论的滥觞。本文试图跨文本地讨论几部近年来讨论度极高的电影,以及最近新片《我想结束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2020)以及《信条》(Tenet, 2020)来叙述,为什么,我们正在从正反两方面背弃德勒兹的时间。
时间仅仅是时间
时间是一个对象,特别地,是一个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来就是逐斥任何其他领域的讨论。世纪之初,伯格森就和爱因斯坦发生过正面冲突,试图证明,当时对于时间的理解(包括相对论而言),都有极大的谬误。他把这种错误的谬误概括为「空间化的时间」(Bergson, 2001)。
Maudlin(2012)将欧式空间的特性细分为三个属性:拓扑特性(研究的是空间的连续性/连通性), 彷射特性(研究平行/平移特性), 度量特性(关于空间的量的特性)。伯格森很大程度上认为,现代物理学的最大的谬误就是一种对时间的量化(换言之,就是欧式空间的第三特性)。从本质上说,相对论只是在这种思维上的延伸,在狭义相对论里,时间被彻底沦为了「空间化」的一个维度(例如闵可夫斯基時空的数学表达)。所有后面的High-concept科幻故事基本上涉及时空,则多多少少的讲时间理解为一个维度,初始的假定是牛顿式的绝对时间,即「单向、可度量的、均匀的维度」。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诺兰对于各类时间元素的假设:
- 时间的切割(基于可度量的特征)。《记忆碎片》(Memento, 2002)。
- 时间的拉伸(均匀、线性、可度量)。《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2014)。
- 时间的倒转(单向)。《信条》。
这类电影最大的弱点在于形而上学的乏味,事实上,看似百花齐放的演绎只不过是基于一句话可以概括理论的许多看似发散式的合理推论。各种变体在最后变成某种逻辑上的同语反复,一种模态系统下初始值的排列组合,除了让你看到人类身上背负的物理学的新的世界观枷锁,并看不到任何新意。
这不只是对时间电影甚至科幻电影在形而上学文本上的批判,而是对所有高概念电影的一种非常保守的本体论的概括。这类似于一种「思想实验」,一种「可能性」的探索。思想实验最大的逻辑悖论是抽象一种不可能的封闭状态,以有限的状态派生推导出一个可能世界(possible-world)。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无法在光滑的平面上行走。德勒兹则认为,可能性(potential)无法解释为什么它们最后没有成为真实(real)。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7)和德国电影《罗拉快跑》(Lola rennt, 1998)算是思想实验/可能世界这一方向的代表影像作品,它们试图通过同时展现不同的初始条件,展现出可能的完全不同的世界。然而,它们事实上是贫乏的,「如果…那么…」这种表述永远只是在少数的公理性名题、设定、规范中展开而来,为何是这些而不是那些,为什么真实是现在这个问题的逻辑悖论一直被悬置。甚至这种有限的牢笼似乎类似美国两党制一样让人产生一种自由决策的错觉。
另一种Utterance
事实上,大部分文艺作品中的时间(性)的理解,大多来源是普鲁斯特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大部分后人将此化约为「心理时间」/「内在时间」这种表述。时间更多的不是某种「维度」或者其他物理学概念,而是与「记忆」(Memory)、「回忆」(Recollection)、感知(Percetion)有关的性质概念。从早期的《堤》(La jetée, 1962)、《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1961)到近期的《热带疾病》(สัตว์ประหลาด, 2004)和本文可能主要谈到的《我想结束这一切》。这种理论似乎在德勒兹这里形成了某种极大的高潮,他把战后的电影描述成直接展示「晶体时间」的影像。评论家似乎在这里划清了界限,上一节所讲的物理时间的作品是一种庸俗,而后者却是一种高雅的电影艺术。
《路边野餐》(2015)在很多层面从另一种文化养分(大乘般若学)中找到某种和德勒兹理论精神气质的契合。的确,唯识宗对于「等无间缘」(samanantara-pratyaya)以及「末那识」(manas-vijñāna)的讨论在很多层面和伯格森的「绵延」(duration)理论可以找到共通点。我们在影片的后半段,可以看到这种梦一般的刹那之缘相互结构。但最大的败笔是过于长的启动时间。我们花了电影的一半时间去打造一个带有许多枝梢末节的钥匙,去打开后半段迷幻之境之锁。毕赣的第二部作品《地球上最后的夜晚》(2018)是这种思路的延续,并且这个开门的过程更显刻意。
这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与《热带疾病》雷同,而在整个假设上说,是整个与《热带疾病》互斥的。德勒兹在《时间影像》一书中,想要说的,并不是一种弗洛伊德式的「解梦」的结构或者说一种心理动机上的宿因,而恰恰是相反的理解。就像弗洛伊德和拉康对于《梦的解析》中同一个梦的理解:
一位父亲为刚刚死去的儿子守灵,他悲痛不已又疲惫不堪,就在儿子停尸间的对面房间躺了下来。但父亲把门开着,这样能从他睡觉的房间看到儿子的停尸间。为了守灵,孩子的尸体四周点着高高的蜡烛。睡了几小时后,父亲梦见儿子站在他的床前,用力摇着他的胳膊,轻声埋怨道:“爸爸,爸爸,难道你没有看见,我身上烧着了吗?”父亲惊醒过来,注意到停尸间闪着火光,他急忙跑过去,发现一只蜡烛倒了,引燃了裹尸布和他孩子的一只胳膊。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梦的功能是父亲由于疲惫不堪,想通过这个梦来实现延长自己梦而逃离痛苦现实的方式,最后由于造梦的逻辑象征修辞系统无法消化越来越多的现实刺激,而最后惊醒。
相反,拉康则认为这个梦是起着相反的作用。因为父亲因为对儿子的失责导致儿子的死亡,这个梦反倒是真正的「现实」,而父亲通过惊醒回到所谓的现实来逃避掉真正的道德谴责。
从这种意义上说,德勒兹对于「virtual」和「actual」的理解和拉康如初一则,「virtual」的反面不是「real」(真实)。事实上,「virtual」和「actual」都是「real」的,存在的只有现实化(actualizing)这个过程。梦和现实的差别,不是是否真实的差别,而是影像有多大程度上是现实的(actual)有多大程度上是虚拟的(virtual)。就好比「粒子的平均运动」和「温度」之间的区别。「温度」在热力学中可以表示成「此体系中的粒子平均速度」,但单独考察粒子,似乎我们不能看出「温度」这个属性。从德勒兹这个理论上看,「温度」就是典型粒子的虚拟的(virtual)特性。德勒兹想说的是,任何看似真实的东西,里面都有Virtual的特性。我们再看《热带疾病》整部电影的结构,排除掉东方神秘元素的魅力外,真正让人惊叹的不应该是后半段的幻化,而是前半段的端倪。幻化显然是梦幻之境,但是端倪才是撕破真相的裂缝的事件(event)。在《热带疾病》中,这种端倪通过藏而不露的尸体、过度拉长的诡异笑容来展现。它们直接撕开了真实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作为virtual的端倪如何得以现实化的过程,从小结构而言这是一个短的Virtual-Actual回路,而从整个电影而言,二段式的处理也从更广视角上形成更大的晶体时间回路。
而《路边野餐》也就错误地切分了这种暧昧性以及「时间性」逻辑,在整个架构上,更接近于一个钥匙-锁,铺成-果报间的硬关系。这在时间的讨论上事实上是一种降维。从文化角度上讲,也是讲「因缘」这种暧昧的业报关系,变成了西方式的「因果」关系。如果找到一种影像的溯源,《路边野餐》更接近于希区柯克的《迷魂记》(Vertigo, 1958)的二段式结构,前半段的迷局和后半段之间的真相间的交融。但显然,德勒兹并未将其表述为一种时间-影像来讨论。德勒兹把后期希区柯克的这种转型表述为运动-影像(movement-image)的危机(Deleuze, 1986),因为从历史上、美学上、影像本体上已经无法承受的新的可能性的最后挣扎。不过相对于暧昧的《迷魂记》,《信条》在很多气质上竟然也和《路边野餐》有所相似,它们需要近半篇幅的启动时间,将真实和虚构之间做一个经纬分明的切分,偶尔在真实里播撒点可能性。如此分析《路边野餐》和《信条》,倒多了一分新的见解。回到上一节的讨论,他们的工作还是服务于一个特定的信念和一种可能的世界观,以电影一半篇幅表述这种世界观何以可能,来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安格鲁-萨克逊的分析哲学文化。将世界浓缩为、提升为、还原为、抽象为几个简单的模态,通过初试重新定义这些状态,来重新构成一个可能世界。《路边野餐》只是把设定悄悄换为了一种大乘般若的时空观罢了。
两段式的话题还可以延续,《我想结束这一切》和《惊魂记》(Psycho, 1960)也在很多地方有神似的地方,最经典的就是父母家的设定。齐泽克对《惊魂记》中三层建筑映射人格三分的讨论一定不陌生,但这部电影更值得探讨的是在去往父母家前的车内戏:有着无边无际的路、飘不完的雪和如心脏搏动节奏般的雨刷声。这类场景算是对《惊魂记》开始时的逃亡戏的一段致敬,却也是展示出「后德勒兹时代」的新的解读。劳拉·穆雷(Mulvey, 2006)认为,《惊魂记》其实标记着电影历史学解读上讲的电影死亡,而整个转变就有如《惊魂记》的这种标志性二段式叙事。而这个转变是以车子离开笔直的主干道,开入弯曲的侧枝。这是这部电影转变的开始,也是电影史的转变,也是德勒兹所说的运动-影像变为时间-影像的开始。《我想结束这一切》虽然在表面上也是做如此操作,但精神内核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因为这场车内戏。车内戏不再是一把钥匙、一个宿因,而是和后面的整体形成了某些超越物理时间概念的virtual特性,无所谓因果。
这个电影时代,在文艺片领域,则是德勒兹形成了一套新的影像风格。文艺批评和文艺工作者,也是以借用德勒兹的时间理论获得一种观点的认同,形成了一套新的艺术电影评价体系。它是反弗洛伊德式、反麦兹符号学的。但似乎,新的话语体系突然也变成了陈词滥调。我们反观德勒兹前的时间影像,恰恰是因为它们的暧昧性。
时间是时间是时间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所有三段论都会回到原点,拉康通过「回答弗洛伊德」的口号,开启了一个新的精神分析流派。德勒兹则是重申了伯格森和皮尔士(Deleuze, 2013)。而我们到最后这第三小节,事实上就是来重申德勒兹的时间概念。
德勒兹的确从此给了我们一个标准,不再是以「道德」、「叙事」来评价一部电影,而是更深层次的「时间性」这个角度。但这真的是德勒兹想说的吗。我们只是多了一个新标准罢了。在《尼采与哲学》(德勒兹, 2016)中,德勒兹特别强调尼采哲学最重要点是强调对价值的重新理解,世界的秩序不止是一个自然的关于理性的秩序,而是有一个更凌驾之上的价值秩序。而尼采(以及德勒兹)要做得,就是击碎这个更上层的建筑。
事实上,时间-影像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伯格森的时间本体论更多。但是,德勒兹的野心更大,它不是要创建一个类似康德一般的超验(transcendental)哲学,把时间本体抽象为解释一切的本体,而是要讲认识论和本体论做一个互为反身的意题。哲学/知识不是真理本体,而是一种创生,一种类似德里达表述的trace。但是,德里达仍然要凭借语言和差异体系来构建一个自我生产的知识体系,而德勒兹则想做的是从表象和本质的差别过渡到一个不断流变的虚拟和现实的知识/本体世界。时间正是这种创生、流变的描述。知识并不是有限种/无限种逻辑可能性的真假值排列组合而来的演绎体系,而是一个从多中演化来的无限创生的自身。我们回溯到之前「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性」的讨论,它们都在最后固定了自己,抽象而成了某些维特根斯坦描述的光滑的平面,虽然维特根斯坦想要描述我们无法在光滑的平面行走,但其实光滑平面最大的隐喻是一种我们对于光滑这一美好属性的渴求。换言之,后德勒兹时代以为继承德勒兹思想的创作者和评论家,其实在另一层面在背弃它。我们从时间-影像中抽象出了一个新的不可破坏的价值/知识体系,并且甘愿在这个晶体牢笼中。
或者说,德勒兹自己的理论,也变成了一种新的电影的utterance,从那时开始影像又脱离了纯粹声画符号(opsigns and sonsigns),找到了一个新的寓所。德勒兹的影像分类学变成了一个新的电影语言体系,这恰恰是他的实践结果最大被误解之处。
《路边野餐》从《金刚经》中汲取营养,认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便是虚幻与真实的暧昧性表达了时间。但是,事实上,整部经典的精华,却不是在这个时间的结论上,而是论述中。鸠摩罗什译本的《金刚经》采用的论述结构是一种非西方逻辑式的:「如来说…,即非…,是名…」。这种逻辑也同时与本土的道家辩证法不同。从「三心」不可回到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类似我们上一节中两段论式的回溯。真理的面向不是一种单一维度的模态逻辑式的本体论,而是一种创生式的虚拟和现实互相转化无穷可能,一种类似《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否定式地改写记忆。晶体-时间不是在最后出现的三心不存在,而是句句属实的出现在释迦摩尼和须菩提的互相对话中,派生出多条分支,知识和本体之间互为因果暴露出无穷的真相,这便是「无住生心」的奥义。
References
Bergson, Henri, and Frank Lubecki Pogson.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Courier Corporation, 2001.
DeLanda, Manuel. Intensive science and virtual philosoph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Deleuze, Gilles. Cinema I: The Movement-Image. H. Tomlinson and B. Habberja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6).
Deleuze, Gilles. Cinema II: the time-imag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Mulvey, Laura. Death 24x a second: Stillness and the moving image. Reaktion Books, 2006.
Maudlin T. Philosophy of physics: Space and tim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德勒兹. 尼采与哲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