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尺度不仅是个本体论问题,同时也是个伦理问题。焦虑本身就是对时间的度量,「时光不在」,「时间就是金钱」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个「尺度」问题。

佛学理论将「死亡」描述为三重尺度上的死亡:其一是基于刹那的心的「生灭」,其二是基于我们寻常所说的「生老病死」中的身死,最后是基于长轮回的「劫」。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尺度」在伦理学和本体论上的双重讨论。整个小乘佛学都在说明,生命时间尺度上,我们只能体会到苦,而「劫」尺度上的我们则是让我们升起脱离的心,而最后通过本体论层面的刹那体验获得脱离苦的力量。

时间的尺度

我们大致上可以把整个时间的尺度概括为下图:

时间的尺度

  • 生命时间。生命时间是指我们用一个「一生」的尺度描述的范围。在这种时间尺度下,我们更同时体会到焦虑感。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同时表述为「伦理时间」。在这种尺度下,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活得有意义」。
  • 操作时间。操作时间,是指我们在做一个时间或者日常活动中经常会处理的时间尺度。在这种时间讨论中,我们更容易讨论间隔、时态。我们也可以重命名这个时间为「认识论」时间。 历史时间。历史时间其实已经是一个略微脱离个人体验的时间了,我们喜欢用「历史」、「人类命运」、「使命」、「宏达叙事」这些词语描述这个尺度的时间。在这种时间尺度下,我们体会到的是某种「集体感」和「使命感」。
  • 宇宙时间。宇宙时间中,我们很少得到某种个体化体验,勉强应该提到的体验就只有「渺小」。这种时间尺度往往是形而上学和物理学擅长的领域,属于可理解但不可体验的时间尺度。 刹那。刹那是一个时间的最小尺度,或者说可能并不存在的尺度。它也是一个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时间。在这种时间尺度下,我们也完全没有任何感性体验。

策略

好莱坞作为制造快乐的部门,本身也是时间尺度控制大师。排除焦虑的最好方法,按上面的分析,就是要拉离人们从「伦理学时间」的体验逐渐转向两端。

一类是通过历史叙事,讲个体命运忽略的宏大叙事。在这种宏大叙事中,我们有一个「元」的运动结构。似乎,所有人都是按照某种集体使命存活。可能是延续种族生命,可能是保家卫国。这种方式不是好莱坞独有的。当然也有更加宏观的叙事,但这类讨论已经不在电影中了,往往是一种科学描述。我们在谈论「宇宙从哪里来」的时候其实获得的是和「历史时间」同样的震撼、自我奉献感。甚至科学家、神学家都在以此描绘自己的事业与整个政治环境的脱离境界。

另一类则是将时间更加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换句话说类似韩炳哲感性地描述现在时间非线性化的过程(韩炳哲, 2017),或者是德勒兹的「ASA」模式(Deleuze, 2013)。在这种时间结构中,时间的尺度被拉小到一个行为以及反馈的通路。我们在这种反馈的结构中,就可以迷失在一种环形的「生产-消费」的模式中。在电影中是通过蒙太奇,在抖音这种新的媒介中则是通过推荐算法。环形结构使得我们丧失对「终结」的锚定,这便是一切魔法的真相:死亡似乎在表达中被除名了。

另一些策略

当然,诺兰可能是操作时间的实践大师。时间只有自身的拓扑结构,而没有计量结构。这个在《盗梦空间》(Nolan, 2010)里发挥了一种集大成的体现。诺兰通过剪辑,让不同尺度的时间(虽然都在操作时间层面)变成在体验上的一致性体验。这类控制从本质上是基于节奏的。时间的尺度在这里彻底被取消了。在《敦刻尔克》(Nolan, 2017)中,诺兰更发明了通过声音/声效配合剪辑的模式,声音的延续恰好剥夺了主观体验和物理时间的鸿沟,让三个不同尺度的时间在体验上到达完美的一致。

对于《堤》(Marker, 1962)而言,我们看到的是对于尺度的另一种操作。本质上,循环的时间结构提供的是宿命的因素,但本质上说,整部电影提供了第一个尺度上的表达,一个人的一生。这才是整部电影带来的宿命焦虑的核心。当然,和后面的后继者,譬如《十二猴子》、《前目的地》等科幻作品而言,《堤》的另一个魅力,在于它同时也提供了另一个层面的尺度,即「刹那」/「帧」。停格事实上让操作时间退缩为一个非常抽象不存在的时间尺度。这本身带来一种间离效果,使得电影更像一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叙事的本质,叙事的本质乃是对于几个关键帧的记忆,以及心念的串联。这就如同我们回忆梦境时所作那样。正是这种做法,使得其中一个回复帧率时的眨眼的运动变得那么的特殊。我们回到了操作时间的境界中。真实感的实现就是以意识流动的顺畅程度来实现。而这种意识流动则就是基于刹那时间累积成的操作时间的过程中。

马利克的《生命之树》(Malick, 2011)正是这种尺度问题的另一个方向的杰作。一个家庭丧子的伦理时间被平行剪辑为宇宙的生灭尺度下。我们发现了一种基于尺度的逆向操作。这个实践在宇宙尺度中如何理解人存在意义的一种方式。我们突然心生悲悯之情,这个不同于单纯的渺小感,而是一种对伦理领域的一次形而上学的入侵。这个似乎就是前文提到的一种「圆满解脱」的策略。一种对「有情世间」的悲悯感。

马利克就像对海德格尔的回应。海德格尔的世间是讲抽象的庸俗的技术世间,重新化约到可体验的「操作时间」(理解为「现成在手」的避与除避)以及「伦理时间」(向死而生的生活)。马利克一方面的确通过影像完成了这一层面的还原;另一层面,则在另一个角度形成了双向通路,我们的生命似乎也在另一个层面与整个宇宙的涌灭升降形成了一个奇妙共振。

References

Films

Malick, Terrence. “The Tree of Life.” 139 mins. USA: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May 16 2011.

Marker, Chris. “La Jetée.” 28 min. France: Argos Films, 1962.2.16 1962.

Nolan, Christopher. “Dunkirk.” 106 mins. UK: Warner Bros. Pictures, 2017.

Nolan, Christopher. “Inception.” 148 mins. USA: Warner Bros. Pictures, July 16 2010.

Books and Articles

Deleuze, Gilles. Cinema I: The Movement-Imag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格雷格·乌林. “电影节奏和时间疑难.” 世界电影, no. 2 (2020): 17-34.

[德]韩炳哲. 时间的味道. [Duft der Zeit: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哲学与生活丛书.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

海德格尔. 时间概念史导论. [Prolegomena Zur Geschichte Des Zeitbegriffs]. Translated by 欧东明. 海德格尔文集. Edited by 孙周兴 and 王庆杰. Vol. 20,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